登革出血热

登革出血热
(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出血热是登革热疾病进一步恶化的一种严重临床类型。登革出血热和登革热的起病类似,是由登革病毒引起,通过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病情初期,发热2~5天,过后就会突然加重,出现部分器官出血和休克,多见于青少年患者,病死率极高。1950年,泰国发现登革出血热,以后开始流行于东...[详情]
别名:登革休克综合征
是否医保:否
发病部位:全身、 皮肤
挂号科室:传染科
传染性:否
治疗方法:西药治疗
治愈率:80%
治疗周期:4-8周
治疗费用:治疗费用:
典型症状:发烧、头痛 、恶心与呕吐
临床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病毒分离、凝血功能检查
并发症:心肌炎、 尿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多发人群: 儿童
常用药品:
相关问答
更多 >问登革热出血热怎么办

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2022-06-02
问什么是登革出血热

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2022-06-29
问登革出血热是怎么回事

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2022-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