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费问医生

新生儿败血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5-03-20来源:彩牛养生   

导读一般情况下,新生儿败血症可能是免疫系统不成熟、皮肤屏障功能弱、母体感染、医源性感染、分娩过程中的感染等原因引起的,需要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对症处理。若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败血症可能是免疫系统不成熟、皮肤屏障功能弱、母体感染、医源性感染、分娩过程中的感染等原因引起的,需要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对症处理。若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免疫系统不成熟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其免疫功能更为低下,对病原体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各种感染的影响,可能表现为发热、黄疸、呼吸困难等。应加强对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监护,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2、皮肤屏障功能弱

  新生儿的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建立,无法有效阻挡病原体的侵入,这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可能表现为皮肤红肿、破损、脓疱等。护理人员应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避免新生儿皮肤受损,降低败血症的发生风险。

  3、母体感染

  母亲在孕期或分娩过程中感染,病原体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或在分娩过程中通过产道使新生儿感染,母亲可能伴有发热、腹痛、阴道分泌物异常等症状。应对高危孕妇进行筛查,如有感染迹象,同时遵医嘱使用罗红霉素片、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罗红霉素胶囊等药物。

  4、医源性感染

  新生儿在医院的监护环境中,可能会接触到各种病原体,如医护人员的手、医疗器械、环境表面等。若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不到位,则可能导致新生儿发生医源性感染,可能引发败血症。医院应加强感染控制,同时新生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氨苄颗粒、注射用呋脲苄青霉素钾等药物治疗。

  5、分娩过程中的感染

  分娩过程中若医疗器械消毒不严、产程延长或胎膜早破等,都可能增加新生儿接触并感染病原体的机会,可能表现为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发热、寒战、精神萎靡等症状。建议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氨苄颗粒、注射用美罗培南等药物缓解症状。

  孕妇应加强孕期保健,分娩后家长也应密切关注新生儿的身体状况,有助于预防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殷美乐,殷雨来,桑艳峰,等.1990—2021年中国和全球新生儿败血症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与预测[J/OL].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1-9[2025-03-19].

  [2]宋启建,张舒,李小燕,等.NLR和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24,62(35):33-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