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症有哪些症状
导读一般情况下,梦游症的症状包括睡眠中起身活动、无目的行走、表情茫然、行为刻板、难以唤醒等。平时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尽量每天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让身体和大脑形成良好的生物钟节律,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睡眠状态。...
一般情况下,梦游症的症状包括睡眠中起身活动、无目的行走、表情茫然、行为刻板、难以唤醒等。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睡眠中起身活动
在睡眠周期中,大脑的一些区域在本应处于深度睡眠阶段时出现了异常激活,梦游症患者可能在入睡后1-3小时内起身活动。尤其是控制运动和行为的脑区,如额叶等,可能受到遗传因素、大脑发育不完善、白天过度疲劳、压力过大或睡眠环境不佳等影响,导致其在睡眠中错误地发出了运动指令,使身体做出类似清醒时的起身动作。
2、无目的行走
由于大脑在梦游状态下,负责规划和控制行为目的的高级脑区仍处于抑制状态,而控制基本运动的脑区相对活跃,可能出现起身之后无目的行走的情况。同时,大脑对空间和环境的感知能力也出现紊乱,使得患者无法像清醒时那样根据目标和环境来调整行走行为,只能进行无目的的随机走动,并且难以感知到行走过程中的碰撞等情况。
3、表情茫然
因为大脑的前额叶皮质等与情感表达、对外界感知和反应相关的区域在梦游时未被完全激活,处于一种相对抑制的状态,梦游过程中会使患者表情茫然。导致患者无法对外界刺激做出正常的情感反应和表情变化,眼神无法聚焦,呈现出茫然、呆滞的状态,与外界环境的交互能力严重受损。
4、行为刻板
梦游时大脑的运动控制中枢处于一种不完全的、刻板的激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大脑会发出简单、重复的运动指令,而负责复杂行为规划和调整的脑区功能受到抑制,使得患者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机械重复的动作,缺乏灵活性和逻辑性。
5、难以唤醒
患者此时处于一种特殊的睡眠状态,大脑的觉醒系统没有正常工作,处于深度抑制与部分激活的混合状态。当试图唤醒患者时,大脑需要从这种特殊状态快速转换到完全清醒状态,这需要一定时间来重新激活各个脑区并恢复正常的神经活动,所以患者会出现难以唤醒以及唤醒后意识模糊、定向障碍等情况。
平时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尽量每天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让身体和大脑形成良好的生物钟节律,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睡眠状态;营造安全的睡眠环境,确保卧室没有尖锐物品、障碍物等,门窗要关好,防止患者在梦游过程中发生意外,造成身体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