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费问医生

肠内营养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是什么

2023-06-06来源:彩牛养生   

导读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营养物质的营养支持方式,其适应证一般有吞咽困难、消化道瘘、意识障碍、短肠综合征、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而禁忌证常见于胃出血、小肠瘘、严重吸收不良、严重的肠道感染、严重的胃肠功能障碍等。若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营养物质的营养支持方式,其适应证一般有吞咽困难、消化道瘘、意识障碍、短肠综合征、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而禁忌证常见于胃出血、小肠瘘、严重吸收不良、严重的肠道感染、严重的胃肠功能障碍等。若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一、适应证

  1、吞咽困难

  患者肠胃功能正常,但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无法摄入,此时胃肠功能基本正常,应尽量使用肠内营养支持。

  2、消化道瘘

  主要是患者腹部损伤、肿瘤或者腹部手术以后严重的并发症,由于消化道受损,食物无法经过消化道,通过肠内营养可减轻对消化分泌的刺激。

  3、意识障碍

  一些脑外伤、脑血管疾病、脑肿瘤、脑炎等患者,可能会引起昏迷症状,此时不能口服食物,可以配合医生进行肠内营养治疗。

  4、短肠综合征

  在患者肠道大部分切除术后的早期,肠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时,可通过肠内营养逐渐刺激肠道适应和代偿,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同时提供必要的营养。

  5、慢性消耗性疾病

  如恶性肿瘤、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长期处于高代谢状态,营养消耗大,而经口进食不能满足营养需求时,肠内营养可作为补充或主要的营养支持方式。

  二、禁忌证

  1、胃出血

  胃出血患者不建议使用肠内营养。因为在肠内营养的过程中,还可能对胃肠道造成一定的损伤,加重胃出血的症状。

  2、小肠瘘

  如果患有小肠瘘,通过肠内营养喂养的食物可能会排出,导致营养无法被身体吸收。

  3、严重吸收不良

  严重吸收不良的患者,应谨慎使用肠内营养,一般情况下应给予肠外营养一段时间,以改善肠黏膜的功能,然后逐渐过渡到肠内营养。

  4、严重的肠道感染

  如严重的肠炎、痢疾等,肠道处于严重的炎症状态,消化和吸收功能紊乱,肠内营养可能会加重肠道负担,不利于感染的控制,应暂停肠内营养,待感染控制后再考虑。

  5、严重的胃肠功能障碍

  如严重的胃瘫、重症胰腺炎导致的胃肠功能衰竭等,胃肠道蠕动和消化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正常消化和吸收肠内营养制剂,此时应采用肠外营养支持。

  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日常生活中注意适当休息,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恢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