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原因引起的肠道内容物排出不畅或无法排出称为肠梗阻,是导致急性腹痛常见的原因之一,不但可以引起肠管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严重的可出现全身生理状态的改变,甚至危及生命。
本病很常见,常常伴随出现的有肠道结构的异常或肠道异物,如肿瘤、憩室、肠道蛔虫等。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大多数患者能够治愈,排气和排便恢复正常,腹痛等症状消失,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道内容物排出不畅或无法排出称为肠梗阻,是导致急性腹痛常见的原因之一,不但可以引起肠管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严重的可出现全身生理状态的改变,甚至危及生命。
本病很常见,常常伴随出现的有肠道结构的异常或肠道异物,如肿瘤、憩室、肠道蛔虫等。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大多数患者能够治愈,排气和排便恢复正常,腹痛等症状消失,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
(一)机械性肠梗阻
1、非肠道本身的病变,如粘连带、肠扭转、肠外肿瘤压迫、内疝和腹外疝;其他腹腔内脓肿。
2、肠壁固有的病变,成年病人多为结肠腺癌、结核、克罗恩病、憩室炎及局限性肠炎;婴儿以先天性肠道闭锁或狭窄多见。
3、肠腔阻塞,如胆石肠梗阻、肠息肉、蛔虫、粪石及肠套叠等。
(二)动力性性肠梗,是肠管运动发生障碍使肠腔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肠管壁本身没有器质性改变。主要分为两类:
1、麻痹性肠梗阻:多发生在腹部手术后,腹膜炎、腹膜后血肿、肾周围脓肿以及感染中毒性休克、低钾等情况下,这是由神经、体液等因素直接刺激肠壁肌肉,使其失去蠕动能力而产生梗阻。
2、痉挛性肠梗阻:比较少见,较短暂,梗阻是由于肠肌痉挛性收缩以肠腔缩小而引起,偶见于肠道炎症或神经功能紊乱。
(三)缺血性肠梗阻
肠管无机械性阻塞而是由于肠系膜血管病变直接引起。见于肠系膜血管栓塞、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肠系膜血管血流灌注不足等。因其引起肠壁缺血,继而引起蠕动不能而造成肠梗阻。
血液生化、血气分析、X线检查(腹部平片、口服钡剂造影、钡剂灌肠等)、CT可辅助诊断。
(一)基本(初步)治疗
1、持续胃肠减压:解除梗阻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可以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减少肠腔内的细菌和毒素,改善肠壁血循环,有利于改善局部病变和全身情况。
2、静脉输液以纠正水电解质素乱和酸碱失衡:输液所需容量和种类须根据呕吐情况、缺水体征、血液浓缩程度、尿排出量和密度,并结合血清钾、钠、氯和血气分析监测结果而定。必要时须输给血浆、全血或血浆代用品,以补偿丧失至肠腔或腹腔内的血浆和血液。
3、防治感染和中毒:应用抗肠道细菌,包括抗厌氧菌的抗生素。主要用于绞窄性肠梗阻以及手术治疔的病人。
4、对症处理:包括镇静剂、解痉剂等,慎用止痛剂。
(二)解除梗阻
1、非手术治疗:主要适应症为单纯性粘连性(特别是不完全性)肠梗阻;蛔虫或粪块堵塞引起的肠梗阻;麻痹性或痉挛性肠梗;肠结核等炎症引起的不完全性肠梗阻;肠套叠早期等。
2、手术治疗:手术的原则和目的是在最短手术时间内,以最简单的方法解除梗阻或恢复肠腔的通畅。具体手术方法要根据梗阻的病因、性质、部位及病人全身情况而定。
(1)解决引起梗阻的原因:如粘连松解术、肠切开取除异物、肠套叠或肠扭转复位术等。
(2)肠切除及肠吻合术:如肠管因肿瘤、炎症性狭窄等,或局部肠袢已经失活坏死,则应作肠切除肠吻合术。
(3)短路手术:当引起梗阻的原因既不能简单解除,又不能切除时(晚期肿瘤已浸润固定,或肠粘连成团与周围组织愈着等),则可作梗阻近端与远端肠袢的短路吻合术。
(4)肠造口或肠外置术:当病人情况极严重,或局部病变所限,不能耐受和进行复杂手术,可用这类术式解除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