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小儿纵隔囊肿及肿瘤

  纵隔也是小儿胸内肿瘤最常见的部位。纵隔上至第一肋骨,下达横膈,前有胸骨,后有椎体,而周围有纵隔胸膜环绕。其内容可有二大组:①心、大血管、食管、气管及其主支。②以胸腺及纵隔淋巴组织为主。

目录
1.小儿纵隔囊肿及肿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小儿纵隔囊肿及肿瘤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3.小儿纵隔囊肿及肿瘤有哪些典型症状 4.小儿纵隔囊肿及肿瘤应该如何预防 5.小儿纵隔囊肿及肿瘤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6.小儿纵隔囊肿及肿瘤病人的饮食宜忌 7.西医治疗小儿纵隔囊肿及肿瘤的常规方法

1小儿纵隔囊肿及肿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纵隔的形态,因人而异,新生儿纵隔体积占人体的百分比较成人高,成人瘦长型纵隔细长,矮胖型纵隔宽短。纵隔尚可随呼吸运动而改变,站立及吸气时纵隔伸长,卧位及呼气时纵隔缩短。小儿纵隔囊肿及肿瘤的病因通常如下:

  1、畸胎瘤 多发生在前纵隔,周围为蜂窝组织,但也有少数肿瘤与心包及大血管紧密粘连。肿瘤生长缓慢,可达很大体积,在没有引起压迫症状前,多无自觉症状。它可并发感染、出血及恶性变,且有粘连和破溃入气管及支气管的潜在危险,而畸胎瘤的X线片可能有骨骼、牙齿的阴影。

  2、淋巴瘤 前、中纵隔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好发部位,其恶性度高,生长迅速,常浸润胸膜引起血性渗液,胸膜渗出液中含有恶性肿瘤细胞。可逐渐出现压迫症状,如干咳、呼吸困难等,也可于数天内迅速恶化。

  3、胸腺瘤 胸腺瘤在小儿罕见,仅偶见有合并重症肌无力。正常4~15个月婴儿常见胸腺肥大,但不引起压迫气管和阻塞呼吸道的症状,因此也不需要放射治疗。随着小儿年龄增大,可自发退化。

  4、淋巴管瘤及血管瘤 小儿纵隔也可见淋巴管瘤及血管瘤。

  5、甲状腺肿瘤 胸内甲状腺肿瘤多为颈部甲状腺肿瘤伸入纵隔的一部分,有时也见甲状腺肿瘤全部位于前上纵隔,偶位于后纵隔。

  6、支气管囊肿和消化道囊肿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如前肠有部分细胞异位,即形成囊肿。囊肿内膜为纤毛柱状上皮细胞,与支气管黏膜相似,称为支气管囊肿。如与食管和胃肠黏膜相似,即称为消化道囊肿。

  7、神经源性肿瘤 多位于后纵隔,常见的有神经母细胞瘤、神经纤维瘤、神经节细胞瘤及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及神经纤维瘤都可形成哑铃形,其中有一部分位于脊肋沟,由椎间孔伸入椎管内。


2小儿纵隔囊肿及肿瘤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对于纵隔肿瘤的诊断除有纵隔肿块外,须鉴别良性或恶性。纵隔也是小儿胸内肿瘤最常见的部位。小儿纵隔囊肿及肿瘤可并发感染、可引起颈静脉怒张、可致咽下困难、声音嘶哑等。

3小儿纵隔囊肿及肿瘤有哪些典型症状

纵隔肿瘤或囊肿长大到一定体积时出现压迫症状,或因并发感染,破溃入气管、支气管而出现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呼吸困难和发绀,咯血并不常见。在上纵隔的肿瘤可能压迫上腔静脉,引起颈静脉怒张以及面、颈和上胸部水肿。如食管受压则发生咽下困难,当肿瘤压迫或侵入迷走神经则有声音嘶哑,压迫交感神经可有Horner综合征,有剧痛则常是肿瘤侵及神经或骨质的征象。肿瘤较大时,叩诊有局部浊音,有时可发现肿块自纵隔延续至颈部或胸壁。

4小儿纵隔囊肿及肿瘤应该如何预防

参照一般肿瘤的预防方法,了解肿瘤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可降低肿瘤的危险。预防肿瘤的发生有2个基本线索,即使肿瘤在体内已经开始形成,它们也可帮助机体提高抵抗力,这些策略如下所述:

  1、避免有害物质侵袭(促癌因素) 就是能够帮助我们避免或尽可能少接触有害物质。肿瘤发生的一些相关因素在发病前进行预防。很多癌症在它们形成以前是能够预防的。1988年美国的一份报告详细比较了国际上恶性肿瘤相关情况,提出许多已知的恶性肿瘤其外部因素原则上是可以预防的,即大约80%的恶性肿瘤是可以通过简单的生活方式改变而预防。继续追溯,1969年Higginson医生所作的研究总结出90%的恶性肿瘤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

  2、提高机体抵御肿瘤的免疫力 能够帮助提高和加强机体免疫系统与肿瘤斗争。人类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研究显示维生素A对降低患癌的危险性起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A支持正常的黏膜和视觉,它直接或间接参与身体大多数组织功能。维生素A存在于动物组织中如肝脏、全蛋和全牛奶,植物中是以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形式存在,在人体内能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的过度摄入可以造成机体的不良反应而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则无此现象,血中低维生素A含量增加患恶性肿瘤的危险性。研究表明那些血中低水平维生素A摄入的人增加患肺癌的可能,而对于吸烟者血中低水平的维生素A摄入者有加倍患肺癌的可能。维生素A及其混合物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自由基可以引起遗传物质的损害),其次能够刺激免疫系统和帮助体内分化细胞,发展成有序的组织(而肿瘤的特征是无序的)。一些理论认为维生素A能够帮助早期受到致癌物质侵袭发生变异的细胞逆转过来而成为正常生长的细胞。


5小儿纵隔囊肿及肿瘤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纵隔肿瘤化验检查多帮助不大,一些较特殊病例则有参考意义,诊断主要依赖辅助检查。外周血象检查并发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计数减少,说明有贫血。X线各种检查有助于诊断与了解病变范围,为治疗提供帮助。辅助检查主要如下:

  1、X线透视及胸正侧位片 为纵隔肿瘤主要诊断手段,透视可随意转动体位,从多方面观察肿块阴影的形态、大小以及肿块与周围关系,观察肿物有无搏动,是否随吞咽上下移位,能否随体位和深呼吸运动而改变形态。胸片至少要拍胸正侧位平片,胸片可显示肿物部位、形态、大小、密度及有无钙化。透视与胸片结合,多数纵隔肿瘤和囊肿均可获初步诊断,当前一些医疗机构往往省去透视方法,这是一个较大的缺陷,随着X线机器电视监视的出现,透视仍应保持,尤其胸外医师在术前应亲自透视了解病变情况。

  2、断层(体层)摄片 可显示肿物层面结构及其与周围器官或组织的关系,尚可断定病变内有无空间及微小钙化,弥补平片之不足。

  3、CT扫描 CT检查是无创检查方法之一,对纵隔病变帮助甚大,以广泛应用,可显示纵隔内部解剖及病变部位,并能测定肿物密度,协助判断肿瘤的性质,分辨肿块内体液、脂肪、钙化斑等(CT平均值,有助判断囊性及实质)。CT也可鉴别血管扩张、扭曲或动脉瘤,胸腺肿瘤平片阴性时,CT则较易显示。CT尚能显示组织间隙的改变为手术切除可能性提供帮助。

  4、磁共振(MRI)检查 对纵隔方面MRI较CT更清晰,对较大血管不需造影剂,因此较容易将血管与肿块及淋巴结区分开,对纵隔淋巴显示也较CT为佳,MRI应用与胸部检查当前更受重视。

  5、声波摄影 可显示肿物有无搏动及搏动情况,在纵隔诊断中有助于主动脉瘤与纵隔肿瘤的鉴别,MRI的出现,本方法使用已逐渐减少。

  6、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可区别肿物是否来自血管或与血管的关系,对动脉瘤、室壁瘤及肺动脉扩张诊断帮助较大。

  7、上消化道钡餐 有助于后纵隔病变与食管的关系,如病变是否来自食管或病变压迫食管有否移位,对膈疝阴性率更高。

  8、核素扫描 131I扫描对胸内甲状腺的诊断阳性率为54.5%~88.9%,本院阳性率达80%以上。

  9、B超检查 B型超声检查可获与CT相似横断层图像,当前利用内镜技术通过食管对纵隔进行检查,可了解食管与纵隔病变关系,惟此项检查尚不普遍。


6小儿纵隔囊肿及肿瘤病人的饮食宜忌

本病宜吃蔬菜、瓜果、豆类等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西红柿、胡萝卜、空心菜、大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和B等,其中空心菜营养最好,它含有多种维生素,超过西红柿数倍。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西,少吃薰、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主食粗细粮搭配,以保证营养平衡。

7西医治疗小儿纵隔囊肿及肿瘤的常规方法

纵隔肿瘤除恶性淋巴瘤与已有转移者外,均应根据患儿身体情况尽早手术切除。即使是良性肿瘤,长大后可压迫呼吸道、心脏、上腔静脉,产生严重症状。如围绕大血管生长时,可增加手术操作困难,又有并发感染、出血及恶性变的可能性,故都应在有充分准备情况下,进行手术治疗。对于纵隔的恶性淋巴瘤,可进行放疗和(或)化疗。如已出现上腔静脉与气管压迫综合征,通常应先做化疗,待压迫症状缓解后,根据情况继续采用放疗或化疗。

当前城市:
全部
【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