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脑膜炎的传染性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细菌性脑膜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时与病人近距离接触可能被传染。
2.病毒性和真菌性脑膜炎一般情况下不是通过直接人际传播的,其传播方式可能包括接触病毒或真菌的环境,例如某些病毒可能通过虫媒传播。
如果出现发热、头痛、颈项僵硬等疑似脑膜炎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全科2024-07-13
脑膜炎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其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多种微生物。 脑膜炎的严重性在于它可能导致严重的症状,如头疼、恶心、呕吐,甚至颅内高压、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此外,脑膜炎的治疗相对较难,且若未及时治疗,可发展为脑水肿、脑疝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同时,脑膜炎还可能留下癫痫后遗症、智力障碍等长期影响生活质量的后遗症状。 脑膜炎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并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抗病毒、抗结核、抗炎等治疗,以降低其严重性和后遗症的风险。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24-07-18
脑膜炎的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临床表现评估: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如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这些都是脑膜炎的常见表现。 2.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检查,观察是否有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等。 3.血液检查:通过血常规检查,观察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计数是否升高,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是否升高,这些指标有助于辅助诊断脑膜炎。 4.脑脊液检查:这是确诊脑膜炎的主要依据。通过腰椎穿刺提取脑脊液,检查其压力、外观、蛋白含量、糖分和氯化物等指标,以及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炎症反应。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24-07-03
脑膜炎的检查方法有脑电图检查,也可以去做脑脊液的检查,也可以做血常规的检查,ct以及x拍片,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判断是否有没有脑膜炎,脑膜炎可能是由于感染引起来的,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旦确诊,应在医生的建议下按时用药,及早治疗能缓解症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22-01-22
脑膜炎是指脑膜(大脑和脊髓的保护膜)的炎症,通常由病毒、细菌、寄生虫或真菌引起。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状况,需要及时治疗以避免永久性损伤或死亡。脑膜炎的后遗症可能因患者的年龄、脑膜炎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以及治疗的及时性而异。常见的后遗症包括头痛、疲劳、记忆问题、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变化、听力丧失和癫痫发作。在儿童中,脑膜炎还可能导致学习障碍和发育迟缓。治疗脑膜炎后遗症通常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包括神经科医生、康复医生、心理学家和物理治疗师。治疗可能包括药物治疗、认知康复、物理治疗和职业治疗。患者和家庭成员的心理支持和教育也是治疗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20-10-29
脑膜炎是否会传染,取决于其具体的病原菌。一般来说,脑膜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部分类型具有传染性,但并非所有脑膜炎都具有传染性。
1.有传染性的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朊蛋白引起的脑膜炎。
2.无传染性的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如疱疹病毒引起的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隐球菌脑膜炎。
如果出现脑膜炎的症状,如高热、剧烈头痛、颈部僵硬、光敏感或皮疹,建议及时就医。
化脓性脑膜炎应及时治疗,是神经内科的急危重症。延误治疗会导致患者死亡。化脓性脑膜炎通常是一种急性或暴发性疾病。急性期有寒战、发热等全身不适,伴有明显头痛。可引起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昏迷,精神方面,如易怒、精神错乱、谵妄。40%的病人有癫痫发作。患者可出现颈部僵硬等脑膜刺激征,或出现视乳头水肿、颅神经损伤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脑疝和死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全科2023-01-10
虚性脑膜炎又称假性脑膜炎,是由全身性传染病或其他全身性传染病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类似脑膜炎,但无病原体感染。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常提示压力增高,细胞计数正常,蛋白轻度升高。常见于肺部感染、败血症等,治疗无特异性,以对症治疗为主。建议平时要注意休息,合理膳食。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2022-12-26
小儿脑膜炎通常会出现体温升高、头痛、畏光、恶心、呕吐、烦躁哭闹、目光呆滞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阿莫西林颗粒等抗生素类的药物,能够有效的抑制炎症,缓解症状。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同时要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2022-07-14
脑膜炎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体温升高,与感染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有关。 2.头痛、头晕:是脑膜炎的常见症状,且头痛程度可能逐渐加剧。 3.脑膜刺激征:如颈部僵硬、喷射性呕吐等,表现为颈部肌肉张力增加,无法被动向前弯曲,或屈颈时颈部疼痛。 4.意识障碍: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出现谵妄、嗜睡甚至昏迷。 5.肢体运动障碍:脑膜炎可能损伤脑组织和脑神经,导致肌张力增高、步态不稳等症状。 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24-07-15
身体感染脑膜炎这种疾病以后,引起复发的机会是比较小的情况,平时注意自己的情绪调节,避免精神紧张,根据身体的临床表现定期去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根据天气变化进行增减衣服,避免身体出现吹风受凉等等引起身体感冒症状,出现身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发生是可以预防身体的脑膜炎的症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22-01-21
得过脑膜炎还有可能再得。脑膜炎主要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导致的脑膜炎症,也可能是外伤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虽然经过治疗可以康复,但人体在感染这些病原体后并不一定会产生永久的免疫力,因此存在再次感染的风险。 细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等不同类型的脑膜炎,其复发原因可能包括未规范服药、身体再次被细菌感染、患有其他疾病等。因此,得过脑膜炎的人需要特别注意预防,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病原体接触、积极治疗其他疾病等,以降低复发的风险。
脑膜炎有后遗症。因为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涉及到人类的多种生命活动,如果脑膜炎引起了大脑的损伤,或者是功能障碍,就会引起相应的后果。主要表现为智力减退、肢体动作障碍、不能正常行走、瘫痪、听觉、视觉功能障碍,例如听力减退、耳聋等,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23-01-09
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涉及脑膜的炎症,通常由病毒、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脑膜炎的早期症状可能包括: 1、头痛:脑膜炎主要是指软脑膜的弥漫性炎症改变,可能会导致炎性渗出,刺激颅内压增高,可能会伴有头痛症状。 2、发热:在炎症的刺激下,也会导致炎性介质的释放,可能会出现发热或者是高热等症状。 3、恶心:由于颅内压增高,也有可能会引起脑膜刺激症,可能会出现胃肠不适,伴有恶心、呕吐等表现。 4、食欲不振:脑膜炎在患病早期,通常会对脑神经造成刺激性,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食欲,有可能会引起恶心的症状。 5、精神不振:通常会出现嗜睡和昏睡的情况,导致精神状况变差,可以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2024-07-18
婴儿脑膜炎一般会表现出食欲减退、呕吐、头痛、嗜睡、心情烦躁等症状,有的婴儿也会出现发热的情况。婴儿患脑膜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遵医嘱口服头孢克肟片、头孢克洛颗粒、青霉素V钾片等药物治疗。在治疗期间,需要随时观察婴儿的体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2022-07-26
婴儿脑膜炎的症状多样且可能严重,家长应高度警惕。主要症状包括:1.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烧或低体温、精神萎靡、乏力、反应差、进食差等。2.神经受损表现,如抽搐、昏迷、面瘫、肢体活动障碍、尿便失禁、眼球运动障碍等。3.颅内压增高表现,如呕吐、前囟门紧张或隆起、头围增加等。4.眼部异常,如两眼无神、双眼凝视、斜视、眼球震颤等。5.特殊表现,如烦躁、易激惹、惊跳、突然尖叫、嗜睡等。一旦发现婴儿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2024-06-14
小儿脑膜炎一般会表现出发热、嗜睡、头痛、呕吐、啼哭等症状。患小儿脑膜炎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青霉素V钾片、头孢克肟片等。在治疗期间,需要观察孩子的恢复状况以及体温是否存在下降的情况,如果体温下降,说明病情可能正在好转。
婴儿脑膜炎在临床通常会出现发热、乏力、头痛、颈部僵硬、肌肉紧张、畏光、恶心、呕吐等症状,破坏患者很有可能会出现皮疹喂养困难反道的情况,建议及早去医院通过做血常规、体格检查、血液培养、影像学检查、脑电图检查等相关的检查进行判断,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2022-06-29
脑膜炎奈瑟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呈椭圆形或球形,专性供氧,无鞭毛,无孢子,寄生于正常鼻咽腔内。细菌侵入体内后,由于死亡和自溶而释放出大量内毒素,内毒素是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建议平时要注意卫生,合理膳食,多吃些新鲜的水果以及蔬菜,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脑膜炎的症状有头痛、恶心、呕吐、发热、意识障碍等。脑膜炎主要是病原体入侵引起的,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糖尿病等原因可增加患病的风险。患者会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昏迷的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偏瘫、失语的症状。由于是病原体感染,患者还会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