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有红色淤血怎么回事
导读脚后跟有红色淤血可能是皮肤皲裂、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剧烈运动、外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原因导致的,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因为频繁接触机械或化学物品,或是冬季天气寒冷,皮下汗腺的分泌会降低,皮肤角质变厚,会引起脚后跟的淤血。...
脚后跟有红色淤血可能是皮肤皲裂、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剧烈运动、外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原因导致的,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如果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尽快前往医院就诊,然后遵医嘱进行治疗。
1、皮肤皲裂
因为频繁接触机械或化学物品,或是冬季天气寒冷,皮下汗腺的分泌会降低,皮肤角质变厚,会引起脚后跟的淤血。一般可以通过热敷来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消除淤血。平时应避免过多行走,以减轻局部压力。
2、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当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时,身体的重量主要集中在脚后跟上。持续的压力使脚后跟的毛细血管受到压迫,导致血液流动不畅,淤积在局部组织中,形成红色淤血。建议及时休息,找机会坐下或躺下,将脚抬高,略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淤血。
3、剧烈运动
进行剧烈运动,如跑步、跳绳、打篮球等,脚后跟着地时的冲击力较大,容易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引起出血和淤血。一定要充分做好热身活动,包括活动脚踝、拉伸小腿肌肉等。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姿势正确,避免过度用力或姿势不当对脚后跟造成伤害。
4、外伤
如果脚后跟遭受挫伤、击打等创伤,或是因为严重创伤导致脚后跟骨折,会对皮下的毛细血管造成损伤,从而造成脚后跟淤血。如果有破损,可以用碘伏等药物进行消毒,之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三七片等治疗。骨折患者要先进行复位,再进行外固定。
5、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血小板减少,会在皮肤或黏膜上形成淤点和淤斑,如果是在脚跟处,则会导致脚后跟有红色淤血。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C片、达那唑胶囊、甲泼尼龙片等药物治疗。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防护工作,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控制运动量,而且要清淡饮食,有助于身体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