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腹膜腔

所属科室:消化内科,普通外科
王磊
王磊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通外科
本文由彩牛医生原创,经专业医师审核校对

腹膜腔是脏腹膜与壁腹膜互相延续、移行,共同围成的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

男性腹膜腔为一封闭的腔隙。

女性腹膜腔则借输卵管腹腔口,经输卵管、子宫、阴道与外界相通。

位置

位于腹腔内,壁腹膜贴附于腹壁、盆壁内面,脏腹膜覆盖于脏器表面。

参考文献
[1]左毅刚,丁明霞,王剑松,等.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中建立后腹膜腔方法的技术改进[J].中国内镜杂志, 2008, 014(008):801-803.
[2]杨学华,李荫太,高剑波.CT腹膜腔造影对腹膜转移瘤诊断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0(4).

腹膜腔分为结肠上区、结肠下区。

结肠上区

主要包括肝、胆囊、胃、十二指肠上部等器官。此区以肝为中心,肝镰状韧带将其分为左右两叶,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有胆总管、肝固有动脉和门静脉等重要结构。胃位于腹腔左上方,通过贲门与食管相连,幽门与十二指肠相接。

结肠下区

主要有小肠、盲肠、阑尾、结肠等器官。空肠和回肠占据结肠下区的大部分空间,空肠主要位于左上腹,回肠主要位于右下腹。盲肠是大肠的起始部,阑尾则附着于盲肠后内侧壁。

参考文献
[1]左毅刚,丁明霞,王剑松,等.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中建立后腹膜腔方法的技术改进[J].中国内镜杂志, 2008, 014(008):801-803.
[2]杨学华,李荫太,高剑波.CT腹膜腔造影对腹膜转移瘤诊断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0(4).

腹膜腔具有分泌吸收功能、修复功能、防御功能等。

分泌吸收功能

腹膜能分泌少量的浆液,起润滑作用,可减少脏器间的摩擦。同时,腹膜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能吸收腹腔内的液体、空气等。例如,在腹膜炎时,腹膜可大量吸收炎症渗出物中的毒素,导致感染中毒症状。

修复功能

腹膜具有较强的再生和修复能力。当腹膜受到损伤时,间皮细胞可以通过增殖、分化等过程进行修复。

防御功能

腹膜的防御功能主要通过腹膜的炎症反应来实现。当有细菌等病原体入侵腹膜腔时,腹膜中的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可以吞噬病原体,阻止感染的扩散。

参考文献
[1]左毅刚,丁明霞,王剑松,等.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中建立后腹膜腔方法的技术改进[J].中国内镜杂志, 2008, 014(008):801-803.
[2]杨学华,李荫太,高剑波.CT腹膜腔造影对腹膜转移瘤诊断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0(4).

宜清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菠菜、西兰花等)、水果(苹果、橙子等)、瘦肉、鱼类等。避免食用过多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酒精摄入,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胃肠道,间接影响腹膜腔。例如,长期酗酒可能导致胃肠黏膜损伤,增加细菌感染腹膜腔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左毅刚,丁明霞,王剑松,等.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中建立后腹膜腔方法的技术改进[J].中国内镜杂志, 2008, 014(008):801-803.
[2]杨学华,李荫太,高剑波.CT腹膜腔造影对腹膜转移瘤诊断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0(4).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腹腔脏器疾病的发生,间接对腹膜腔起到养护作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运动,能够增强腹部肌肉力量,帮助维持腹腔脏器的正常位置,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的排空,减少腹腔内压力异常变化对腹膜腔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左毅刚,丁明霞,王剑松,等.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中建立后腹膜腔方法的技术改进[J].中国内镜杂志, 2008, 014(008):801-803.
[2]杨学华,李荫太,高剑波.CT腹膜腔造影对腹膜转移瘤诊断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0(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着凉。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因为长期熬夜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力,增加腹膜腔感染的风险。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饮食卫生,防止胃肠道感染病原体而累及腹膜腔。

参考文献
[1]左毅刚,丁明霞,王剑松,等.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中建立后腹膜腔方法的技术改进[J].中国内镜杂志, 2008, 014(008):801-803.
[2]杨学华,李荫太,高剑波.CT腹膜腔造影对腹膜转移瘤诊断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0(4).
腹膜腔形态

正常腹膜腔

仅含有少量清亮的浆液,没有明显的炎症、积液或肿物等异常表现。

异常腹膜腔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是腹膜腔的急性炎症,多由细菌感染、化学刺激或物理损伤引起。炎症可累及整个腹膜腔,引起剧烈腹痛、腹肌紧张、恶心呕吐等症状。

膈下脓肿

多因临近器官的感染蔓延至膈下间隙形成脓肿,可出现发热、胸痛、呃逆等症状。

结核性腹膜炎

由结核杆菌感染腹膜引起,常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同时有腹痛、腹胀、腹水等表现。

腹膜腔肿瘤

可原发于腹膜,也可由其他器官的肿瘤转移而来。可能会出现腹部肿块、腹痛、腹水等症状。

参考文献
[1]左毅刚,丁明霞,王剑松,等.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中建立后腹膜腔方法的技术改进[J].中国内镜杂志, 2008, 014(008):801-803.
[2]杨学华,李荫太,高剑波.CT腹膜腔造影对腹膜转移瘤诊断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0(4).

腹膜腔的异常症状有发热、腹痛、恶心呕吐、感染中毒症状、腹胀、腹部肿块、其他症状等。

发热

炎症反应或肿瘤等情况可导致体温升高。如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和结核性腹膜炎时,身体的免疫系统被激活,释放炎性介质,引起发热。

腹痛

是腹膜腔疾病最常见的症状。由于腹膜上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受到炎症、牵拉等刺激时会产生疼痛。疼痛的性质和程度因病因不同而异,如急性腹膜炎时为剧烈的持续性疼痛。

恶心呕吐

腹膜腔病变刺激胃肠道或引起腹腔内压力变化时,可出现恶心呕吐。例如,在肠梗阻引起的腹膜腔压力增高时,胃肠道内容物不能正常通过,会出现呕吐。

感染中毒症状

严重的腹膜腔感染时,细菌毒素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可出现寒战、高热、谵妄等症状。

腹胀

可能是由于腹膜腔积液、积气或者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如在结核性腹膜炎出现腹水时,患者会感觉腹部胀满。

腹部肿块

腹膜腔肿瘤或脓肿等可表现为腹部肿块。可以通过触诊等方式发现,肿块的大小、质地、活动度等因病变而异。

其他症状

如乏力、消瘦(多见于腹膜腔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腹泻或便秘(胃肠功能受影响时)等。

参考文献
[1]左毅刚,丁明霞,王剑松,等.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中建立后腹膜腔方法的技术改进[J].中国内镜杂志, 2008, 014(008):801-803.
[2]杨学华,李荫太,高剑波.CT腹膜腔造影对腹膜转移瘤诊断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0(4).

影响腹膜腔的因素有感染因素、创伤因素等。

感染因素

细菌、病毒、结核杆菌等病原体感染是导致腹膜腔异常的常见因素。例如,阑尾炎穿孔后,肠道内的细菌进入腹膜腔,引起腹膜炎。

创伤因素

腹部外伤,如刀刺伤、钝器伤等,可直接损伤腹膜和腹腔脏器,导致腹膜腔出血、感染等。

其他因素

如腹腔内器官的肿瘤转移、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影响腹膜腔的正常状态。

参考文献
[1]左毅刚,丁明霞,王剑松,等.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中建立后腹膜腔方法的技术改进[J].中国内镜杂志, 2008, 014(008):801-803.
[2]杨学华,李荫太,高剑波.CT腹膜腔造影对腹膜转移瘤诊断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0(4).

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症状来初步判断腹膜腔是否有异常。注意是否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及症状的频率、程度和变化情况。同时,观察自己的体温是否正常,是否有乏力、消瘦等全身性表现。

参考文献
[1]左毅刚,丁明霞,王剑松,等.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中建立后腹膜腔方法的技术改进[J].中国内镜杂志, 2008, 014(008):801-803.
[2]杨学华,李荫太,高剑波.CT腹膜腔造影对腹膜转移瘤诊断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0(4).

腹膜腔的常用检查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腹腔镜检查、病理检查等。

体格检查

主要包括腹部触诊、叩诊和听诊。触诊可以检查腹部是否有压痛、反跳痛、肿块等;叩诊可判断腹腔内是否有积液等情况;听诊可以了解胃肠蠕动情况。例如,在腹膜炎时,触诊会有明显的压痛和反跳痛。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检测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指标,可判断是否有炎症。如在感染性腹膜腔疾病时,白细胞计数通常会升高。

腹水检查

如果有腹水,可抽取腹水进行检查,包括检查腹水的颜色、透明度、细胞成分、生化指标等,以确定腹水的性质,如是否为渗出液或漏出液,是否有癌细胞等。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可以观察腹腔内是否有游离气体(如胃肠道穿孔时)、肠梗阻等情况。

超声检查

对腹腔内积液、肿块等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判断积液的量和位置,肿块的大小、形态等。

CT检查

能够更清楚地显示腹膜腔及腹腔脏器的结构,对肿瘤、脓肿等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很有帮助。

腹腔镜检查

是一种有创检查方法,可以直接观察腹膜腔和腹腔脏器的表面情况,对诊断不明的腹膜腔疾病,如肿瘤的诊断和分期、腹膜炎的病因确定等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在腹腔镜下进行活检等操作。

病理检查

对腹膜腔肿瘤或其他可疑病变,通过活检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如肿瘤的类型、是否为结核等特殊感染等。

参考文献
[1]左毅刚,丁明霞,王剑松,等.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中建立后腹膜腔方法的技术改进[J].中国内镜杂志, 2008, 014(008):801-803.
[2]杨学华,李荫太,高剑波.CT腹膜腔造影对腹膜转移瘤诊断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