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壁支

所属科室:内科,血液内科
刘风
刘风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血液科
本文由彩牛医生原创,经专业医师审核校对

壁支是动脉血管分支的一种类型。

壁支主要是指从主干动脉发出,供应体壁组织,如胸壁、腹壁等血液的分支血管。这些血管在维持体壁的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将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输送到体壁的各个组织和细胞。

位置

壁支分为胸壁壁支、腹壁壁支等,具体分析如下:

胸壁壁支

如肋间后动脉,沿肋间隙走行。在脊柱两侧,胸主动脉发出肋间后动脉,分布于相应的肋间隙,为肋间肌、胸壁皮肤等提供血液。

腹壁壁支

如腰动脉,发自腹主动脉后壁,分布于腹后壁、腰部肌肉和皮肤等区域,一般有 4 对左右,其位置在腰椎体的两侧向外走行。


参考文献
[1]王海丽.康复生理学与人体解剖学内容优化整合——基于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的视角[J].知识文库,2024,40(20):191-194.
[2]靳辉,肖新莉,杨维娜,等.“局部解剖学”课程为依托的医学生生命教育[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4,32(05):599-603.

壁支血管一般包括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结构。

内膜

是最内层,由内皮细胞和内皮下层组成。内皮细胞光滑,可减少血流阻力,并具有物质交换等功能。内皮下层含有少量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等,对血管壁有一定的支持作用。

中膜

主要由平滑肌细胞组成,还含有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平滑肌细胞可以通过收缩和舒张来调节血管的管径,从而控制血流量和血压。弹性纤维能够使血管在心脏射血时扩张,在心脏舒张时回缩,起到缓冲血流压力的作用。

外膜

是血管壁的最外层,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有成纤维细胞、营养血管和神经纤维等。可以保护血管,防止血管过度扩张,并为血管壁提供营养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海丽.康复生理学与人体解剖学内容优化整合——基于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的视角[J].知识文库,2024,40(20):191-194.
[2]靳辉,肖新莉,杨维娜,等.“局部解剖学”课程为依托的医学生生命教育[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4,32(05):599-603.

壁支的主要功能有营养供应、废物运输、调节体温等。具体分析如下:

营养供应

为体壁的肌肉组织、皮肤、骨骼等结构输送氧气、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以维持这些组织的正常代谢。如为胸壁肌肉提供营养,使其能够正常收缩和舒张,完成呼吸运动等功能。

废物运输

将体壁组织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运走,通过血液循环将其带到排泄器官如肺、肾排出体外。

调节体温

通过改变血流量来调节体壁的温度。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壁支血管收缩,减少血液流经体壁,以减少热量散失;当环境温度较高时,血管舒张,增加散热。


参考文献
[1]王海丽.康复生理学与人体解剖学内容优化整合——基于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的视角[J].知识文库,2024,40(20):191-194.
[2]靳辉,肖新莉,杨维娜,等.“局部解剖学”课程为依托的医学生生命教育[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4,32(05):599-603.

在饮食上,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菠菜、西蓝花、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和K,维生素 C 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有助于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维生素 K 对血管钙化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还要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像三文鱼、核桃、杏仁等可以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减少血管壁的脂质沉积,有利于壁支血管的健康。同时,应低盐饮食,摄入过多的盐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血管负担。建议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 5 克,减少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盐食物的摄入。

参考文献
[1]王海丽.康复生理学与人体解剖学内容优化整合——基于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的视角[J].知识文库,2024,40(20):191-194.
[2]靳辉,肖新莉,杨维娜,等.“局部解剖学”课程为依托的医学生生命教育[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4,32(05):599-603.

可以通过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这些运动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包括壁支血管的血液循环。快走时,身体的肌肉有节奏地收缩和舒张,能够挤压壁支血管,促进血液回流,同时也能增强心脏功能,使心脏更有效地将血液泵送到壁支血管。


参考文献
[1]王海丽.康复生理学与人体解剖学内容优化整合——基于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的视角[J].知识文库,2024,40(20):191-194.
[2]靳辉,肖新莉,杨维娜,等.“局部解剖学”课程为依托的医学生生命教育[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4,32(05):599-603.

寒冷天气可能会导致壁支血管收缩,引起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在寒冷环境中要适当增添衣物,特别是注意躯干部位的保暖。避免长时间压迫身体部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如久坐或久卧,可能会压迫壁支血管,影响血液流通。应该定时活动身体,改变姿势,促进血液循环。


参考文献
[1]王海丽.康复生理学与人体解剖学内容优化整合——基于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的视角[J].知识文库,2024,40(20):191-194.
[2]靳辉,肖新莉,杨维娜,等.“局部解剖学”课程为依托的医学生生命教育[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4,32(05):599-603.

壁支的健康表现有皮肤色泽正常、体壁肌肉功能正常、正常的体温调节等。具体分析如下:

皮肤色泽正常

供应皮肤的壁支血管正常时,皮肤会呈现红润色泽。这表明血液能够充分供应到皮肤组织,为皮肤细胞提供氧气和营养。

体壁肌肉功能正常

没有出现肌肉酸痛、无力等异常情况,说明壁支血管为肌肉提供了足够的营养,保证了肌肉的正常代谢和收缩舒张功能。

正常的体温调节

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身体能够通过壁支血管的调节维持正常体温,没有出现过冷或过热的现象。


参考文献
[1]王海丽.康复生理学与人体解剖学内容优化整合——基于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的视角[J].知识文库,2024,40(20):191-194.
[2]靳辉,肖新莉,杨维娜,等.“局部解剖学”课程为依托的医学生生命教育[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4,32(05):599-603.

壁支受损的异常症状有疼痛、皮肤变化、肌肉功能障碍等。具体分析如下:

疼痛

如果壁支血管出现狭窄或堵塞,供应区域可能会出现疼痛。如胸壁壁支血管病变可能导致胸痛,这种疼痛可能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腹壁壁支血管异常时,可能出现腹痛。

皮肤变化

皮肤可能会出现苍白、发绀青紫等情况。苍白是因为血液供应不足,发绀则是由于血液中氧含量过低。此外,还可能出现皮肤温度降低的现象。

肌肉功能障碍

表现为肌肉无力、萎缩等。由于壁支血管不能正常为肌肉提供营养,肌肉的代谢和功能受到影响。

若有上述任意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王海丽.康复生理学与人体解剖学内容优化整合——基于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的视角[J].知识文库,2024,40(20):191-194.
[2]靳辉,肖新莉,杨维娜,等.“局部解剖学”课程为依托的医学生生命教育[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4,32(05):599-603.

壁支的影响因素有年龄、疾病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具体分析如下: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壁支血管的弹性会逐渐下降。中膜的平滑肌细胞功能减退,内膜可能会出现增厚的情况,这会导致血管腔变窄,血流阻力增加。

疾病因素

如高血压会增加壁支血管的压力,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血管壁损伤,出现动脉硬化等病变。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会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使壁支血管容易发生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

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会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导致血管收缩,减少壁支血管的血流量。过度饮酒会影响肝脏等器官的功能,导致脂质代谢紊乱,增加血管壁脂质沉积的风险。


参考文献
[1]王海丽.康复生理学与人体解剖学内容优化整合——基于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的视角[J].知识文库,2024,40(20):191-194.
[2]靳辉,肖新莉,杨维娜,等.“局部解剖学”课程为依托的医学生生命教育[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4,32(05):599-603.

壁支有无异常的自测方法有观察皮肤颜色和温度、检查肌肉力量和耐力等。具体分析如下:

观察皮肤颜色和温度

可以定期观察胸壁、腹壁等部位的皮肤颜色是否正常,用手触摸感受皮肤温度。如果皮肤颜色变白或变紫,或者温度明显低于其他部位,可能提示壁支血管存在问题。

检查肌肉力量和耐力

通过简单的肌肉力量测试,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来判断体壁肌肉的功能。如果肌肉力量明显下降或在运动过程中容易疲劳,可能与壁支血管供血不足有关。


参考文献
[1]王海丽.康复生理学与人体解剖学内容优化整合——基于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的视角[J].知识文库,2024,40(20):191-194.
[2]靳辉,肖新莉,杨维娜,等.“局部解剖学”课程为依托的医学生生命教育[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4,32(05):599-603.

壁支的常用检查有超声检查、血管造影等。具体分析如下:

超声检查

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壁支血管的管径、管壁厚度、血流速度等情况。如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血管内血流的方向、是否存在血流紊乱等情况,对于发现血管狭窄、血栓等病变有很大的帮助。

血管造影

这是一种比较直观的检查方法。通过向血管内注入造影剂,然后利用 X 线等设备进行成像,可以清楚地看到壁支血管的形态、走行以及是否存在病变,如血管狭窄、动脉瘤等,但这种检查是有创检查,存在一定的风险。


参考文献
[1]王海丽.康复生理学与人体解剖学内容优化整合——基于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的视角[J].知识文库,2024,40(20):191-194.
[2]靳辉,肖新莉,杨维娜,等.“局部解剖学”课程为依托的医学生生命教育[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4,32(05):599-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