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是覆盖于腹、盆腔壁内和腹、盆腔脏器表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呈半透明状。
由间皮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分为壁腹膜和脏腹膜。
壁腹膜衬于腹、盆腔壁的内面,脏腹膜覆盖于腹、盆腔脏器的表面。
壁腹膜上起自膈穹窿,下至盆腔的脏器,在男性,壁腹膜在耻骨联合上缘水平移行于脏腹膜;在女性,壁腹膜则在膀胱与子宫之间移行于脏腹膜。脏腹膜覆盖了腹腔内大部分脏器,如胃、小肠、大肠、肝、脾等,形成了这些脏器的浆膜层。
腹膜分为网膜、系膜、韧带。
包括大网膜和小网膜。大网膜是连于胃大弯与横结肠之间的四层腹膜结构,呈围裙状覆盖于横结肠和空、回肠的前方。大网膜含有丰富的脂肪和巨噬细胞,当腹腔脏器发生炎症时,大网膜可包裹炎症病灶,防止炎症扩散。小网膜是连于肝门与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双层腹膜结构,分为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有胆总管、肝固有动脉和门静脉等重要结构。
主要有肠系膜、阑尾系膜、横结肠系膜和乙状结肠系膜等。肠系膜是将空肠和回肠系连固定于腹后壁的双层腹膜结构,其根部从第2腰椎左侧斜向右下,至右骶髂关节前方。阑尾系膜呈三角形,将阑尾连于肠系膜下方。横结肠系膜将横结肠系于腹后壁,乙状结肠系膜将乙状结肠固定于盆腔侧壁。系膜内有血管、淋巴管、神经等结构,为脏器提供营养和神经支配。
是连于腹、盆腔壁与脏器之间或相邻脏器之间的腹膜结构,如肝的镰状韧带、冠状韧带和三角韧带,脾的胃脾韧带和脾肾韧带等。镰状韧带呈矢状位,位于膈下和肝上面之间,其游离缘内含有肝圆韧带。冠状韧带是连于肝上面与膈之间的双层腹膜结构,左右两端的双层腹膜相互汇合形成三角韧带。这些韧带对脏器起到固定和支持的作用。
腹膜具有分泌功能、吸收功能、防御功能、修复功能、固定脏器功能等。
腹膜能够分泌少量的浆液,正常情况下,腹膜分泌的浆液起润滑作用,可减少脏器间的摩擦。例如,在胃肠蠕动过程中,脏腹膜和壁腹膜之间的浆液能使胃肠道顺利地滑动,防止脏器表面因摩擦而受损。
腹膜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能吸收腹腔内的液体和空气中的微粒等。一般来说,上腹部的腹膜吸收能力较强,盆腔部的腹膜吸收能力较弱。这一特性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在腹膜炎患者中,毒素吸收的速度和程度与腹膜的吸收功能有关。
腹膜的防御功能主要依靠腹膜中的巨噬细胞。当细菌等病原体进入腹腔时,巨噬细胞可以吞噬和清除病原体,起到防御感染的作用。同时,如前面提到的大网膜等结构也能通过包裹炎症病灶来限制感染扩散。
腹膜具有较强的再生和修复能力。当腹膜受到损伤时,间皮细胞可以迅速增殖,修复受损的腹膜组织。在腹腔手术切口处,腹膜通常能够较快地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网膜、系膜和韧带等结构,腹膜将腹、盆腔脏器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保证脏器的正常解剖位置和生理功能。例如,肠系膜将肠管固定在腹后壁,使肠管不至于在腹腔内随意移位,维持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
应保持均衡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有助于腹膜组织的修复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减少腹膜感染的风险。避免过度饮酒和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腹膜,引起胃肠道不适,甚至可能影响腹膜的血液循环。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腹腔脏器的血液循环,增强腹膜的功能。例如,散步、慢跑、瑜伽等运动可以使腹肌得到锻炼,促进胃肠蠕动。胃肠蠕动的增强有助于减少腹腔内毒素的积聚,同时也有利于腹膜分泌和吸收功能的正常发挥。但要避免剧烈运动,特别是在饭后,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肠扭转等急腹症,损伤腹膜和腹腔脏器。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腹部清洁,减少细菌感染腹膜的机会。避免腹部受到外力撞击,如在乘车时系好安全带,在进行可能有危险的活动时注意保护腹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减轻压力等,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整体健康,间接保护腹膜。
正常腹膜
表面光滑,色泽正常,没有结节、增厚或粘连等情况。其分泌和吸收功能正常,能维持腹腔内环境的稳定,保证脏器的正常活动。
异常腹膜
是一种常见的腹膜炎症,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炎症导致腹膜充血、水肿,有大量脓性渗出物,患者会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是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并发症之一,多因脓液在腹腔内积聚形成。脓肿可发生在腹腔的各个部位,如膈下脓肿、盆腔脓肿等,会引起发热、腹痛、腹部肿块等症状。
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腹膜上可出现结核结节,腹腔内有渗出液,患者常伴有低热、盗汗、乏力、腹痛、腹胀等症状。
比较少见,肿瘤可来源于肠系膜的各种组织成分,如脂肪、纤维组织等。肿瘤的生长会影响肠系膜的正常功能,导致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等症状。
是一种起源于腹膜间皮细胞的肿瘤,与石棉暴露等因素有关。患者可出现腹痛、腹胀、腹水等症状,病情严重程度因肿瘤的类型和分期而异。
多是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腹膜,如胃癌、结肠癌等。腹膜上会出现多个转移结节,伴有腹水、腹痛等症状。
腹膜的异常状态有腹痛、恶心呕吐、全身反应、腹水、排便异常等。
是腹膜病变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炎症、肿瘤等刺激腹膜上的神经末梢引起疼痛。疼痛的性质和程度因病因和病变程度而异,如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疼痛通常较为剧烈,呈持续性;而结核性腹膜炎的疼痛可能是隐痛或钝痛,时轻时重。
腹膜受到刺激后,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胃肠道反应。当腹膜炎症累及胃肠道时,也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呕吐物的性质也可以提供一定的诊断线索,如在高位肠梗阻时,呕吐物可能为胃内容物或胆汁。
在腹膜炎症或肿瘤等病变较重时,会出现全身反应,如发热、乏力、消瘦等。发热是由于炎症介质的释放或肿瘤组织的坏死吸收等引起的。例如,在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时,患者体温可高达39℃以上,同时伴有寒战、心率加快等表现。
多种腹膜病变可导致腹水的产生。如在腹膜转移癌和结核性腹膜炎中,由于肿瘤细胞的渗出或炎症渗出等原因,腹腔内液体增多。腹水的性质也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结核性腹膜炎的腹水多为草黄色渗出液,而腹膜转移癌的腹水可能为血性。
腹膜病变可能影响肠道功能,导致排便异常。例如,在肠梗阻时,会出现停止排便排气的症状;在肠道炎症时,可能会出现腹泻、便秘或大便性状改变等情况。
影响腹膜的因素有吸烟、感染、外力损伤、身体因素等。
吸烟可能会影响腹膜的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导致血管收缩,减少腹膜的血液供应,同时也会抑制腹膜间皮细胞的修复功能。
细菌、病毒、结核杆菌等病原体感染是导致腹膜病变的重要因素。腹腔内器官的炎症如阑尾炎、胆囊炎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蔓延至腹膜,引起腹膜炎。
腹部受到外力撞击、穿刺等损伤可能会直接损伤腹膜。如在腹部外伤时,可能会导致腹膜破裂,脏器外露,进而引起严重的腹腔感染。
身体的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等情况会增加腹膜病变的风险。例如,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腹膜感染;营养不良的患者,腹膜的修复功能会受到影响。
可以通过观察自身症状来初步判断腹膜是否可能存在问题。注意是否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及这些症状出现的频率、程度和持续时间。观察大便的性状和排便习惯是否改变,如是否出现便秘、腹泻或便血等情况。同时,注意自己的体温是否有异常升高,特别是持续低热或高热不退的情况。
腹膜的常见检查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腹腔穿刺检查、腹腔镜检查等。
医生通常会进行腹部触诊,检查是否有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压痛是腹膜或腹腔脏器炎症的重要体征,反跳痛提示腹膜炎症已累及壁腹膜。腹肌紧张在腹膜炎时较为常见,如在胃肠穿孔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中,由于腹膜受到化学性刺激,会出现明显的腹肌紧张,呈“板状腹”。还会进行腹部叩诊,检查是否有移动性浊音,听诊检查胃肠蠕动情况等。
血液检查
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通常提示炎症,如在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时,白细胞计数可显著升高。血沉加快可能与炎症或肿瘤有关,如在结核性腹膜炎和腹膜间皮瘤等疾病中血沉可能会升高。同时,检查血清中的淀粉酶等酶类水平,对于判断是否有胰腺等相关疾病也有帮助。
腹水检查
如果怀疑有腹水,可进行腹腔穿刺抽取腹水检查。检查腹水的颜色、透明度、比重、细胞计数和分类、蛋白含量、腺苷脱氨酶(ADA,对结核性腹膜炎有诊断价值)、肿瘤标志物等。例如,结核性腹膜炎的腹水ADA活性常升高,腹膜转移癌患者的腹水中可能会检测到癌细胞或相关肿瘤标志物升高。
超声检查
可以观察腹腔内有无积液(腹水)、脏器的大小和形态是否正常、有无肿块等。对于诊断腹腔脓肿、肠系膜肿瘤等有一定的帮助,而且操作简便、无创伤。
CT检查
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腹膜、腹腔脏器的结构和病变情况。可以发现腹膜增厚、结节、粘连等异常,对于诊断腹膜转移癌、腹膜间皮瘤等疾病的准确性较高,还能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MRI检查
在显示软组织方面有优势,对于判断腹膜病变的范围、肿瘤的浸润程度等有一定的价值,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的腹膜病变,如腹膜后肿瘤等的诊断有帮助。
这是一种有创检查方法,但对于诊断腹腔内疾病非常重要。通过穿刺针进入腹腔抽取腹腔内液体进行检查,如前面提到的腹水检查。同时,还可以在穿刺过程中注入药物进行治疗,如在腹腔脓肿时,可通过穿刺引流脓液,并注入抗生素进行治疗。
是一种微创检查方法,可以直接观察腹膜和腹腔脏器的表面情况。可以发现腹膜上的微小病变,如结核结节、肿瘤结节等,还可以在检查过程中进行活检,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诊断,是诊断腹膜病变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腹腔镜检查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条件,并且存在一定的风险,如穿刺过程中可能会损伤腹腔脏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