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震后救人

刘风
刘风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血液科
症状识别

评估环境

检查建筑物结构稳定性,判断是否有二次坍塌可能。观察周围是否有燃气泄漏,可通过嗅觉闻是否有特殊气味,若有疑似泄漏,严禁明火靠近。查看电力设施是否受损,有无漏电危险,避免救援人员和伤者触电。

判断意识

靠近伤者,大声呼喊并轻拍其肩部,观察是否有回应。若伤者无任何反应,可进一步检查其呼吸和脉搏,以确定其生命体征状况。

检查全身

快速查看伤者头部,有无明显外伤、出血、颅骨凹陷等。检查颈部是否有压痛、畸形,判断是否有颈椎损伤。查看胸部有无起伏异常,按压胸部感觉肋骨是否完整,排查心肺等重要脏器损伤。检查腹部有无膨隆、压痛、反跳痛,观察骨盆是否稳定,四肢有无骨折、开放性伤口等。

救治方法

搜寻伤者

按照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原则进行。先从自己身边废墟、建筑物残骸下寻找,呼喊可能被掩埋的人员。利用声音如呼喊、敲击物体,光线如手电筒照射吸引被困者回应,确定其位置。同时留意周围环境中是否有衣物、血迹等线索指向伤者可能的位置。

救助伤者

小心清除伤者身上的掩埋物,从伤者上方开始清理,避免对伤者造成二次挤压。若伤者被重物压住,应合理组织人力或利用机械工具,按照正确的力学原理缓慢抬起或移开重物,过程中密切关注伤者反应。

转移伤者

根据伤者的伤情和救援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转移工具。如担架、轮椅、救护车等。在转移伤者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伤者的病情变化,如呼吸、心跳、意识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停车进行处理。同时,要注意保持伤者的舒适体位,避免因颠簸、碰撞等造成二次伤害。对使用担架转移的伤者,要将担架固定好,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滑动。

风险预防

1.救援人员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现有地震预警信号或感觉到余震发生,应立即停止救援行动,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躲避,待余震过后再继续救援。

2.救援人员在进入救援现场前,应穿戴好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3.震后灾区环境恶劣,容易滋生各种病菌,在救助伤者时要注意防止交叉感染。

特别提示

1.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等待专业的救援队伍到达。

2.在救援过程中,要及时向外界传递救援现场的信息,包括伤者的数量、伤情、救援进展等。

3.救援人员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共同完成救援工作。

参考文献

[1]林喜芳.他们都——争分夺秒驰援救人[J].安全与健康,2020.

[2]张松.地震坍塌现场人员搜救方法研究[J].中国应急救援,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