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星形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是指以星形胶质细胞所形成的肿瘤,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一般成年多见于大脑半球和丘脑底节区,儿童多见于幕下。幕上者多见于额叶及颞叶,顶叶次之,枕叶最少。亦可见于视神经,丘脑和第三脑室旁;幕下者则多位于小脑半球和第四脑室,亦可见于小脑蚓部和脑干。星形细胞瘤为浸润性生长肿瘤,多数肿瘤切除后有复发可能,且复发后肿瘤可演变成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或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据文献报道星形细胞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3%~26%,占胶质瘤21.2%~51.6%,男性多于女性。

  星形细胞瘤分Ⅰ~Ⅵ级,为胶质瘤中最常见的一类。Ⅰ级者,在成人多在大脑白质浸润生长,分为原浆型与纤维型两类。Ⅱ级者属分化不良的星形细胞瘤,或称星形分母细胞瘤。这两型的病程进展较缓。星形细胞瘤Ⅲ~Ⅳ级即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恶性程度高,常见于中年之后。


目录
1.星形细胞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星形细胞瘤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3.星形细胞瘤有哪些典型症状 4.星形细胞瘤应该如何预防 5.星形细胞瘤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6.星形细胞瘤病人的饮食宜忌 7.西医治疗星形细胞瘤的常规方法

1星形细胞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星形细胞瘤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一般成年多见于大脑半球和丘脑,底节区,儿童多见于幕下。星形细胞瘤又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种类的细胞瘤发病原因也多不相同。

1.星形细胞瘤:肿瘤主要位于白质内,呈浸润性生长,实性者无明显边界,多数不限于一个脑叶,向外生长可侵及皮质,向内可破坏深部结构,亦可经过胼胝体越过中线侵犯对侧大脑半球,肉眼观察质地灰红色或灰白色,质地多较硬,半数左右的肿瘤呈部分囊性变,囊液淡黄透明,蛋白质含量较高,静置易自凝,称为Froin征阳性,有囊性变的肿瘤可称为“囊在瘤内”,而位于小脑的星形细胞瘤常为一个大囊,囊壁上有肿瘤结节,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及神经胶质纤维构成,因此只切除肿瘤结节即可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此种肿瘤称之为“瘤在囊内”,少数小脑星形细胞瘤为实质性,呈浸润性生长,无明显边界,预后较囊性者差。

2.间变性或恶性星形细胞瘤:主要见于大脑内,瘤体较大,有时侵犯几个脑叶或者越过中线侵犯对侧大脑半球,瘤组织色灰红,质地较软,在脑内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脑组织有一定的边界,肿瘤细胞可向皮质浸润生长,形成围绕神经元周的“卫星现象”,有囊性变和小灶性出血坏死灶,与星形细胞瘤不同,肿瘤细胞丰富,形态多样,细胞核呈多形性,核分裂象较多见,核质比增大,可见单核或多核巨细胞,纤维型,原浆型及肥胖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可于若干年后变为恶性,神经胶质纤维较星形细胞瘤少见,9%肿瘤内可见少量钙化,有时瘤内可见增生明显的纤维结缔组织,形成所谓的“间变性胶质纤维瘤”,肿瘤无坏死或血管增生现象,此可与多形性胶母细胞瘤相鉴别,由于肿瘤各部位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在分化好的地方表现为上述肿瘤的形态,因此本肿瘤的诊断要在全面的组织学观察后做出的结论,仅对部分肿瘤,尤其是活检组织进行观察时,诊断可能有误差,并注意与胶质母细胞瘤的边缘组织相区别。

3.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生长缓慢,来源于神经上皮组织肿瘤,肿瘤好发于中线结构的脑白质部位和小脑半球,以发生在漏斗部位者最为典型,有时称漏斗瘤;发生于视神经称为视神经胶质瘤,发生于前视路,下丘脑与脑干的肿瘤边界欠清,多呈实质性,血供丰富,而小脑型与大脑型肿瘤边界清,90%有囊性变,囊壁常有一硬实的灰红色结节,与囊性星形细胞瘤不同,其远离结节的囊壁上无肿瘤细胞,少数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可沿神经轴播散。

2星形细胞瘤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由于星形细胞瘤患于脑部,这给治疗带来很大不便,且由于其特殊性,该疾病的治疗方法尚无定论。但当该疾病病情非常严重时,则必须进行手术治疗。如进行手术治疗,可能发生以下并发症:

1.颅内出血或血肿:与术中止血不仔细有关,随着手术技巧的提高,此并发症已较少发生。创面仔细止血,关颅前反复冲洗,即可减少或避免术后颅内出血。

2.脑水肿及术后高颅压:可用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糖皮质激素减轻脑水肿。

3.神经功能缺失:与术中损伤重要功能区及重要结构有关,术中尽可能避免损伤,出现后对症处理。

3星形细胞瘤有哪些典型症状

星形细胞瘤为一种生长于脑部的慢性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平均2年,有时可长达10年。由于脑部肿瘤会造成颅内压增高,可引起一般性症状,也于病变的部位和肿瘤的病理类型及生物学特性的不同,其也比引起局部性症状。

1.一般症状

肿瘤的不断生长占据颅腔内空间,肿瘤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造成脑内积水和(或)脑水肿,脑脊液的回吸收障碍等均可造成颅内压增高,正常颅腔容积比脑组织约大10%,当脑组织的体积增加8%~10%时尚可能无颅高压症状的出现,而当颅内占位病变占据150ml以上的容积时即可能产生相应的颅高压症状,大脑半球的星形细胞瘤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多数先出现由于肿瘤直接破坏所造成的定位体征和症状,随后又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小脑星形细胞瘤由于较早的影响脑脊液循环通路,多先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脑干的星形细胞瘤进展较快,病程较短,早期出现脑神经损害和锥体束征,而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常见于晚期,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主要包括头疼,呕吐,视盘水肿,视力视野改变,癫痫,复视,头颅扩大(儿童期)和生命体征的改变等。

2.不同性质肿瘤的临床表现

(1)星形细胞瘤:生长缓慢,病程常长达数年,平均3.5年,多数患者呈缓慢进行性发展,癫痫常为首发症状,50%患者以癫痫起病,75%患者有头痛,50%有精神运动性肌无力,出现呕吐与明显意识障碍分别为33%与20%,神经系统检查多数患者有视盘水肿与脑神经障碍,均占60%,近半数患者出现肢体肌无力,而出现言语困难,感觉障碍,视野改变者也分别为20%。

(2)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病程较星形细胞瘤短,平均6~24个月,大脑半球病灶主要临床症状为头痛(71%),精神症状(51%),肢体无力(40%),呕吐(29%),言语困难(26%),视力改变(23%)及嗜睡(22%),癫痫发作少见,神经系统检查可发现偏瘫(59%),视盘水肿(47%),脑神经损害表现(46%),偏盲(32%),偏身感觉缺失(32%),发病呈进行性加重,部分可出现突然恶化,间脑肿瘤早期即可有颅内压增高表现,有偏瘫,神经性无力,记忆力减退,意识混乱及癫痫与内分泌紊乱症状,前视路肿瘤病情发展迅速,自单侧视力下降到双侧失明多不超过2个月,常伴有头痛,发热与尿崩,晚期可见眼底视盘肿胀及动静脉阻塞表现。

(3)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一般病程较长,前视路型肿瘤位于眶内者主要表现为视力受损伴有无痛性突眼,可有不同类型的偏盲,斜视及视神经萎缩,肿瘤位于视交叉者则多以双侧视力受影响,有视盘水肿,斜视,视神经萎缩及头痛,下丘脑型肿瘤多有内分泌紊乱,间脑综合征,Fr?lich综合征与早熟,直径2cm以上的肿瘤可引起脑积水,脑干型肿瘤以肿瘤平面交叉性瘫痪为主要表现,大脑型肿瘤可出现癫痫,颅内压增高症状及局灶症状,而小脑型肿瘤为走路不稳等共济失调表现。

4星形细胞瘤应该如何预防

目前对星形细胞瘤尚无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主要采取的手段便是增强自身免疫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在日常生活中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形成酸性体质。

3. 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癌症。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各种癌症疾病远离自己。

4. 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别是绿色蔬菜类),特要防止病从口入。

5星形细胞瘤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一般星形细胞瘤多表现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因此腰椎穿刺应被视为为禁忌。脑脊液检查白细胞多数正常而蛋白含量增高,这在肿瘤接近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时尤为明显,但脑脊液蛋白含量正常也不能排除肿瘤的存在。为了更好地确诊需要对其进行影像学检查。

1.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脑电图对以癫痫为首发症状者有一定的帮助,主要表现为局灶性低幅慢波,部分表现为广泛的中度或重度异常,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对视神经胶质瘤、颞枕叶肿瘤有帮助,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则有助于脑干、小脑等部位肿瘤的诊断。

2.X线检查:多数患者头颅X线平片表现颅内压增高。部分可见到点状或圆弧状钙化,视神经肿瘤可见视神经孔的扩大并可导致前床突及鞍结节变形而形成“梨形蝶鞍”。脑血管造影可见血管受压移位,少见肿瘤染色和病理血管。脑室造影幕上肿瘤可见脑室的移位和充盈缺损;小脑肿瘤表现为第三脑室以上的对称扩张,导水管下段前屈,第四脑室受压及向对侧移位。脑干肿瘤表现中脑导水管及第四脑室上部向背侧移位,变狭窄或拉长。

3.CT检查:纤维型和原浆型星形细胞瘤,因组织含水量达81%~82%,CT多呈低密度,较均匀一致,占位效应不明显,瘤内无出血灶或坏死灶,瘤周无明显水肿影。除少数病例外,一般注射造影剂不增强或稍有增强。因肿瘤所在的部位和大小而异,表现相应的占位效应。第三脑室星形细胞瘤可见阻塞第三脑室及Moro氏孔后,引起两侧脑室的扩张,梗阻性脑积水。肿瘤本身呈稍高密度或混杂密度,可见造影剂强化。视神经肿瘤可见视神经的梭形肿大,位于眶内和颅内,有时呈哑铃状。小脑星形细胞瘤在CT上肿瘤的实质部分呈低(或)混杂密度病灶,造影剂增强后可有轻度增强,而囊腔部分则始终保持低密度影。囊壁部分可呈环形或弧线形增强。脑干部位的星形细胞瘤CT上可见脑干的增粗,左右不对称及出现低密度或混杂密度的肿瘤病灶影。CT显示脑干胶质瘤不如MRI理想。部分肿瘤CT上呈等密度,从而使肿瘤在CT上难以发现,此时MRI可明确显示肿瘤影。

6星形细胞瘤病人的饮食宜忌

合理健康的膳食不仅可以避免很多胃肠类疾病的发生,还能有效地预防癌症,下面特从膳食方面提出一些预防星形细胞瘤的建议:

1.合理安排饮食。在每天的饮食中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谷类和豆类应占2/3以上。

2.多吃蔬菜、水果。每天应吃400~800克果蔬,绿叶蔬菜、胡萝卜、土豆和柑橘类水果防癌作用最强。每天要吃五种以上果蔬,且常年坚持,才有持续防癌作用。

3.每天吃600~800克各种谷物、豆类、植物类根茎,加工越少的食物越好。少吃精制糖。

4.食品中的添加剂、污染物及残留物的水平低于国家规定的限量即是安全的,但乱用或使用不当可能影响健康。

5.不吃烧焦的食物、直接在火上烧烤的鱼和肉或腌肉、熏肉只能偶尔食用。

6.对于饮食基本遵循以上建议的人来说,一般不必食用营养补充剂,营养补充剂对减少癌症的危险可能没什么帮助。

7.常吃海带,海带中药名“昆布”。有报道海带可以预防乳腺癌和甲状腺肿瘤。海带富含碘。海带中的海藻酸钠与具致癌作用的锶、镉有很强的结合能力,并将它们排出体外。海带可选择性杀灭或抑制肠道内能够产生致癌物的细菌,所含的纤维还能促进胆汁酸和胆固醇的排出。海带提取物对各种癌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

7西医治疗星形细胞瘤的常规方法

目前,星形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尚有争论。有专家认为,由于由于肿瘤生长缓慢,在患者出现症状前后的影像学上可长期无明显改变,对星形细胞瘤治疗的目的是以改善患者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当患者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或影像学检查发现肿瘤明显增大,应积极治疗。治疗以手术为主,争取做到肿瘤全切除。肿瘤经常自皮质表面一直长向深部白质。在皮质处肿瘤常有清楚界限,而深部白质U纤维处肿瘤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因此当深部肿瘤生长于丘脑、基底节、脑干等重要结构处,全切肿瘤可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仅可予大部切除肿瘤。星形细胞瘤的术后放疗仍有争论,至今为止尚无设计合理的完整研究提示术后放疗对患者预后的有效性。放疗另可产生放射性不良反应。肿瘤免疫组化染色BudR或Ki-67阳性,或PET检查发现肿瘤内有高代谢区者。提示应行放疗。我们同意这样的观点:在尚未对放疗有研究结论之前,对手术未能全切肿瘤的患者,术后应进行放疗。瘤床放射剂量应达到54Gy。部分患者在行肿瘤活检后行放疗也可有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对于星形细胞瘤当前不建议行化疗。

位于大脑半球的肿瘤一般可手术切除,如位于非功能区可连同脑叶一并切除,肿瘤位于深部可做部分切除加外减压术。视神经胶质瘤和第三脑室肿瘤的手术要注意保护丘脑下部。浸润性的实质性小脑星形细胞瘤手术原则与大脑半球表浅部肿瘤一致,囊性小脑星形细胞瘤若“瘤在囊内”只要将瘤结节切除即可达到根治的目的。脑干肿瘤可用显微技术切除,如梗阻性脑积水未能解决时可做侧脑室腹腔分流术。一般实质性星形细胞瘤难以达到根治性切除,术后应给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可延长生存时间。

当前城市:
全部
【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