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贝母 【别名】大贝母、象贝母
适应症浙贝母具有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的功效。可主治风热咳嗽、痰热咳嗽、瘰疬、瘿瘤、乳痈疮毒等。
【名称概述】
浙贝母,多年生草本。鳞茎半球形,直径1.5~6厘米,有2~3片肉质的鳞片。茎单一,直立,圆柱形,高50~80厘米。叶无柄;茎下部的叶对生,罕互生,狭披针形至线形,长6~17厘米,宽6~15毫米;中上部的叶常3~5片轮生,罕互生,叶片较短,先端卷须状。
【生长分布】
主产于浙江鄞县。此外,江苏、安徽、湖南、江西等地亦产。
【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苦。归肺、心经。
【主要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鳞茎半球形,有2~3片肉质的鳞片;茎单一,直立,圆柱形;叶无柄,先端卷须状;花单生于茎顶或叶腋;花钟形,俯垂。
【采收加工】
夏初植株枯萎时采挖,洗净除去外皮,拌以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浆汁,烘干或晒干。
【性状鉴别】
外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断面不齐,白色至黄白色;断面富粉性。
【功能主治】
浙贝母具有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的功效。可主治风热咳嗽、痰热咳嗽、瘰疬、瘿瘤、乳痈疮毒等。
【用法用量】
煎服,3~10
【使用注意】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脾胃虚寒及有湿痰者不宜使用。
【偏方妙用】
1、治风热咳嗽:浙贝母、知母、桑叶、杏仁各9克,紫苏6克。水煎服。
2、治痈毒肿痛:浙贝母、连翘各9克,金银花18克,蒲公英24克。水煎服。


相关文章
-
浙贝母的副作用
浙贝母,又名浙江贝母、象贝,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解毒散结等功效。在中医理论中,浙贝母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等。那么,浙贝母的副作用有哪些呢?2622 阅读
-
-
-
-
-
专家科普视频推荐精选问答
常见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