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苦参,性寒,味苦。归心经、肝经、胃经、大肠经、膀胱经。正如《本草纲目》所述:“苦参、黄柏之苦寒,皆能补肾,盖取其苦燥湿,寒除热也。”苦参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有助于降低体温,缓解发热、口渴、咽喉肿痛等热毒症状。...
苦参,性寒,味苦。归心经、肝经、胃经、大肠经、膀胱经。正如《本草纲目》所述:“苦参、黄柏之苦寒,皆能补肾,盖取其苦燥湿,寒除热也。”
苦参的功效
1.清热燥湿
在中医理论中,湿热是导致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苦参味苦性寒,能够清热燥湿,对治疗胃肠湿热、腹痛泄泻、下痢脓血等症状有着效果。同时,苦参还能够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等疾病,帮助患者排出体内的湿热毒素。
2.杀虫止痒
苦参中的一些成分具有强大的杀虫作用,对治疗疥癣、皮肤瘙痒、脓疱疮等皮肤疾病有着显著的疗效。此外,苦参还能够用于治疗麻风等顽固性疾病,帮助患者摆脱疾病的困扰。
3.利尿
苦参能够清下焦湿热,兼能通利小便,对治疗湿热蕴结膀胱之小便不利、灼热涩痛等症状有着良好的效果。此外,苦参还能够治疗妊娠小便不利等问题,帮助孕妇缓解孕期不适。
4.抗菌消炎
苦参中的苦参碱等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能够有效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繁殖,对治疗皮肤炎症、口腔疾病等有一定的疗效。这种抗菌消炎的作用使得苦参广泛的应用。
5.清热解毒
苦参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有助于降低体温,缓解发热、口渴、咽喉肿痛等热毒症状。
苦参的用法
在用法上,苦参通常以内服和外用两种方式使用。
1.内服
内服时,苦参的用量一般可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适量增减。
2.外用
外用时,苦参可煎汤洗患处,适用于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等皮肤问题。
3.其他药材配伍
苦参善于清下焦湿热,配伍木香等药材使用,能有效缓解湿热蕴结肠胃导致的下痢腹痛;如与茵陈、龙胆等药材合用,对于湿热导致的黄疸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增强疗效。但是苦参不宜与藜芦同用。
4、泡茶饮用
将苦参片放入茶杯中,加入热水冲泡,焖泡片刻后即可饮用。可以与其他药材如甘草、菊花等一同泡茶,以增强其清热解毒、祛湿安神的功效。
5、泡制药酒
将苦参切片,与白酒一同放入密封容器中浸泡一段时间,即可制成苦参药酒。苦参药酒具有除风湿、散寒毒的功效,但需注意适量饮用。
脾胃虚寒者忌用苦参。